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五月,刘羡仍然在随陈寿读书,这已是他随陈寿发蒙的第三个年头。春去秋来又春去秋来,不知不觉间,他已长到五尺,在同龄人中不算突出,气质却显得很出众。刚刚称得上少年的年纪,刘羡身上就褪去了稚气,反而显得温谦文质。
这都是陈寿精心培养的缘故。
从第二年开始,陈寿开始教授刘羡礼:平日的坐立起居,都讲究合乎礼,哪怕是一些繁缛的细节也要牢记。比如如果老师召唤,一定要小步疾走,这就是所谓的“趋”;而长辈在室内,如果人要先出去,必定背对门口,拱手时躬身趋退;哪怕室内只有自己走动,都要先面向南,然后方行,这是因为国君在南,父母也在南,不得不敬。
当然,陈寿也还在教导刘羡读史。只是随着学习的加深,他已不用教刘羡识字,也不用再刻意为刘羡挑选书目。而是任凭刘羡在自己书箱中阅读,遇到疑惑后再为他解答。到后来,陈寿开始忙于三国志的编撰,干脆便让刘羡在一旁帮忙整理资料。
陈寿甄别史料时,将诸如东观汉记、献帝春秋、英雄记、诸葛亮集、云别传、魏略、费祎别传等重要史料垒在一起,堆起来仿佛一块等身高的大石,而刘羡就在其中翻检。而陈寿每写完一章传记,刘羡也有幸当他的第一个读者。到了这个时候,过去百年的历史变迁,对刘羡来说已不再是什么秘密了。
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令他心驰神往,曾祖与祖父的遭遇也让他扼腕叹息。不过总得来说,除去五岁那年的门前血案外,刘羡还不能切实感受到书中人的具体影响。毕竟这是书中读到的故事,人物也只像是书中的人物,而随着对现状的习以为常,刘羡开始渐渐淡忘那天的场景了。
那是他们的故事,我有我的故事。刘羡下意识地这么认为着,至于自己的故事将要怎么着笔,九岁的他暂时还没有想好。
正当他沉溺于这种安详的读书时光时,一天,有一个信使突然闯进陈寿草庐,给陈寿送来了一封请柬。刘羡非常奇怪,因为随陈寿读书这三年里,除去给陈寿送衣物饭食的侍女阿难外,其余草庐拜访者寥寥,一共也就五六人,还都是偶尔路过的旅客。以致于在相当一段时间,刘羡以为陈寿是没有任何亲朋的。
但这次的信使却十分郑重,他等陈寿看完请柬后,躬身说道:“先生,我家主人特意嘱咐,此会极为隆重,大家十年又难得相聚一次,盼公勿要推辞。”
陈寿皱了皱眉,随后瞑目想了一会,回道:“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