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人也会‘一头雾水’吗?我看过您的资料。我上学的时候就特佩服您这种能跳级的孩子,觉得您这样聪明的大脑绝对非同凡响。”雷同志似乎想要用这种亲和的态度打消向山的紧张感,但这似乎无济于事。军人只好清清嗓子,道:“向山同志,现在国家有一个项目需要你。我来询问你的意向。”
向山还在等下文。可雷干事一反开始健谈外向的人设,一个的词都没有了。
向山疑惑道:“然后?”
“目前就这些。”雷同志重复道:“国家有一个项目,需要你参加。你是否愿意?”
向山有些不知所措:“可是我总该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项目吧?”
雷同志露出了八颗牙齿,展示一个非常礼貌的笑容:“抱歉,我们也有保密纪律。”
“持续时间?”
“我只能说,我真的不知道。”雷同志摇摇头:“能告诉你的都已经告诉你了。你只需要回答,‘愿意’或者‘不愿意’。”
向山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摊上大事了。
民间常常有这种传说,说是一个科学家,某一天被军方找上门,然后第二天人间蒸发。直到几十年后,才回归人们的视野。有些时候,甚至直到他们死去,外界才能知道他们当年到底做过什么。
啊,当然,绝大部分……应该说,除了那极个别特例之外,绝大部分研究都不可能这么严苛。别的不说,学者到底是要有交流才能进步的。参与保密项目,也得允许学者出来给自己充充电。
另外,学者也是血肉做的,也有人心。
和军工项目有联系的教授,至多也就是处于“长期出差”的状态。
但是,向山面对的却是一个“即使在密室里也只能透露‘有这么个项目’”的项目。
雷同志就这么扬着自己的剑眉,看着向山一遍遍的呼气、吸气,呼气、吸气。
最终,向山双手一拍桌子,道:“国家有需要,我自然是义不容辞。但是有一件事,我必须要向组织说明。”
雷同志点点头:“有什么要求您可以提。”
他不是第一次处理这种场面了,也知道某些潜在的规矩。为国家做贡献,提一点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也不算过份。这也是共和国的老传统了。
向山表情严肃:“我事先声明,我的研究方向是民用的基础工业。转军用的话,几乎没有门槛限制。我不能坑国家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