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月,中国第一台人形机器人(humanoidrobot,简写hr)在曙光机器人研究所研制成功,这是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台具有人类外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的机器人,还不具备成熟的语言功能,命名sghr01。
2000年2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点焊工业机器人在曙光机器人研究所研制成功,命名sgir02。
2000年4月,以院士蒋新松的名字成立的中国第二家机器人公司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诞生。
2000年7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弧焊工业机器人在曙光机器人研究所研制成功,命名sgir03。
2001年2月,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曙光牌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在曙光自动化集团下线,用在京城电动汽车第一期工程上。
自动化机器焊接生产线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随着电子产品的复杂度增加,手工焊接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此自动化焊接设备应运而生。具体来说,20世纪60年代初期,电子制造业开始使用半自动焊线机,而到了80年代,全自动化焊线机开始出现。
自动化机器焊接生产线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半自动焊线机开始应用于电子制造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80年代全自动化焊线机出现,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焊线机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自动化机器焊接生产线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精度和高效率。通过精细的编程技术,焊接机器人能够按照预设的焊接轨迹和参数进行准确焊接,大大节省了编程时间并降低了操作难度。此外,现代控制系统通常具备多轴联动功能,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速运行,显著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
2001年3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漆工业机器人在曙光机器人研究所研制成功,命名sgir04。
2001年8月,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曙光牌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喷漆生产线在曙光自动化集团下线,用在京城电动汽车第一期工程上。
2002年7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搬运工业机器人在曙光机器人研究所研制成功,命名sgir05。
2003年初,中国机器人技术被列为国家十大新兴产业之一。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