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俺坚信所悟得道之路无大错。如果因为写作水平低下,使得本书的理论错失读者,那就太过于遗憾了。
俺的文章,即便自觉有很多创新,但最多只能算成千上万法门中的小道。但唯以为傲的,就是一个字“静”。
这也是全部文字的核心。
说过,俺喜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即便,通览佛经,遍阅道藏,通晓十万八千法门秘诀,如果不得一个“静”字,反而徒乱心意,全是虚话。
即使,全然无知,能得“静”,也有顿悟成道的机会。
这个静,俺有全新的诠释。并不是静坐的“静”,而是儿童追逐欢笑中的“静”。
唯有此“静”,方能得极乐,实现理想国,找到节奏感。
静就是一,由静悟道。万物归一。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练虚合道是成仙成佛的最后一步,众多典籍都无从言表,只能自悟。原因在于每个人的自我都不同,每个人的理想国也各异,别人的天堂不是天堂,自家的理想国才是理想国。
所以法门千万,都要归一归静,指望别人的点化,其实都只能是自己的参照。
比如俺说,完成感,你可能一无所觉,因为你本来做事就从容不迫,有条不紊。
比如俺说,节欲,如果你就是要发泄才能觉得好过,那么只管放纵。济公还游戏风尘呢,一休哥还眠花宿柳呢,成道之路不止一条啊。
每个人入静的方式也各异,但最终的大道还是要归一。
“静”只是手段,“道”才是目的。你再静也静不过一块石头,也不如初生的婴儿,静也是分层次的。
原始人的道境,并不足羡,还是要提升知识,扩展识神,健身修心,壮大元神。得道才能神通广大,否则鸡虫小道尔。
身体的疾病往往反应在睡眠不好,而睡眠不好,又会加深身体的疾病。正如静坐深浅,可以反映人灵魂的境界,睡眠好坏,反映人身体的健康。
睡眠,恢复身体疲劳的最佳方法;静坐,是给灵魂充电的最好方式。
范仁看了前面这么多的废话,正在昏昏欲睡,这时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