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健立太子的同时,大赦天下和减免赋税的安民诏书也跟着下达,等于是韩健为最后一统南方作出了铺垫,各地降表纷至沓来,林詹和张行两路人马一路畅通无阻往闽粤之地进发。
相比于司马藉的淡定,苏廷夏已经感觉到大势已去,在他被司马藉断了后路之后,他本还期冀于在闽粤之地收拢自己的地盘来裂土封王,可如今看来,若不能再打着北朝的旗帜,别说是裂土封王,连他自身都难保。恰好于此时,韩健规劝苏廷夏的诏书也下达到苏廷夏的军中,同时韩健也让苏廷夏领兵北上,与林詹和张行所部一道,将司马藉的勤王军一举剿灭。
苏廷夏此时已经别无选择,随着他军中逃兵日益增多,而他的主帅威信也在降低,若不能继续效忠于北朝,他也将步朱同敬的后尘。此时他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在与手下将领进行过商讨之后,选择挥兵北上,但他也留了心眼,趁着韩健发出诏书之时,将闽粤边境的六七座纳了降表的城池接收,如此一来,就算与司马藉一战不能得胜,他也有后退之路。
三月初二,苏廷夏最后的三万多兵马,号称十万大军,从汀江北上,准备从武平直接斜插北上,与司马藉的中军主力展开决战。苏廷夏的想法是好的,想趁着林詹和张行两路人马攻打闽中和闽东时,司马藉不得不回援,他可以趁机将闽西和闽南的部分地区收入到版图内,等那边的战争结束后,他的兵马已经扼制住闽南到粤地一代,就有资格跟韩健叫板。但他显然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司马藉从开始就作出了背水一战的准备,就算司马藉的勤王军最后的要隘福州城即将丢失时,司马藉也没动撤兵回援的心思。
司马藉很清楚,他的力量不足以两面交战,就算把福州城丢了。能换回对苏廷夏一战的胜利,他这场战争就值得,他还有最后跟韩健周旋的机会。
此时韩健在金陵城内,看着战争形势图时。已经感觉到战争基本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这收尾一战主要看的,就是司马藉和苏廷夏这场决战最后的胜负。
若司马藉胜,韩健可以毫无顾忌发各路人马南下,甚至可以把身在江赣地区的韩崔氏和韩昭氏所部也调往闽西。但若是苏廷夏所部得胜的话,韩健却在犹豫到底是靠政治手段来接收苏廷夏的人马,还是靠武力将苏廷夏彻底制服。以目前的形势看,苏廷夏得胜的机会反倒不大,而孤注一掷的司马藉赢面大增。
司马藉以不变应万变,直接把对苏廷夏一战的形势逆转。
韩健在金陵城要做的,就是每天